1.建立控輟保學動態(tài)監(jiān)測機制:利用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,準確核清標注學生去向和學籍狀態(tài),杜絕借讀、空掛學籍等違規(guī)行為。學校對學生變動情況要登記造冊,詳細核實和記錄相關情況,確保轉入、轉出、休學、復學等變動情況清楚,相關證明材料齊全,手續(xù)完備。
2.建立勸返復學工作機制:對排查出來的失學輟學學生,按照“應返盡返”的要求,做好勸返復學工作。通過宣傳教育、法律法規(guī)宣傳等方式,增強家長法律意識,動員多方參與共同勸返。
3.建立控輟保學包保機制:實行校長包校、學校班子包年級、班主任包班、科任教師包學生的“四包”責任制,最大限度地發(fā)揮各方面力量,共同抓好義務教育階段控輟保學工作。
4.健全控輟保學核查機制:每學期開學一周內,各中小學校認真統計學生返校情況,并與村委會對接,摸排轄區(qū)內適齡兒童入學情況,確保轄區(qū)內適齡兒童全部入學。
5.建立學生關愛幫扶機制:通過學校領導、老師、同學的關心幫助,因材施教,發(fā)現學生的閃光點,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,消除厭學情緒,有效防止重新輟學。
6.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工作:積極向社會和家長宣傳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》《未成年人保護法》等法律法規(guī),增強學生的法律知識和自我保護意識,依法維護自身接受教育的權利。
7.開展信息核查比對工作:對轄區(qū)內適齡兒童少年進行全面摸排,會同相關部門核查學生基本信息,掌握有輟學傾向或疑似輟學學生及其家庭狀況,確保信息準確。
通過這些措施,可以有效減少學生輟學現象,確保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學業(yè)。